Too家記憶館 歡迎你的到來!

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

離開地球表面的九族文化之旅 The Nine Zone

  • 台灣最長、最高的空中纜車
  • 台灣最高的自由落體 UFO
  • 台灣最多原住民大成的主題樂園
  • 台灣最大的歐洲花園、鐘樓
  • 台灣海沷最高、樹最多的主題樂園
以上幾點是《九族文化村》網站上的一些公關資料。或許從這些描述當中,你可以對《九族文化村》有一些些印象。


這一天的行程,花費了約NT$900。其實考慮了好久,才決定花這筆錢去讓自己放鬆一下。這個地方有著台灣原住民的文化,同時也有精彩刺激的遊樂設施,其實顯得有點格格不入。

從台北銘傳出發到位於台中的《九族文化村》所耗費的時間,足以讓我從台灣飛到新加坡,再乘車回到新山老家了(五小時以上)。一路上顛簸的山路、身體長時間座車所產生的不愉快感,的確讓我不禁在心裡產生這樣一個疑問“我美好的周末假期爲什麽要這樣來折磨自己呢?”

但是當我腳踏上《九族文化村》園區的那一刻時,立刻把這疑問往腦後拋,奮不顧身地與朋友們向前沖...跑啊~大家說好,要玩盡所有刺激恐怖的遊樂設施,請丟掉手錶、丟外套、丟手機、丟眼鏡...READY, STEADY...Bom PIPI, GO!



由於各項遊樂設施都不允許攜帶相機,所有沒拍下任何精彩瞬間。從跳飛碟UFO(就是俗稱的跳樓機)、瑪雅探險(雲霄飛車)、金礦山探險(水式過山車)、加勒比海盜船(衝浪式過山車)。



我的朋友們夠刺激的,用跑來熱身,跑向最刺激的UFO,坐著上去喊著下來、接著直接朝雲霄飛車等刺激遊戲挺進。一直到海盜船的出現...有些朋友就是不敢玩,我卻一股腦兒地沖上了船身...想著一首歌“搖啊~搖啊~搖到外婆橋”。海盜船的搖晃程度非常之強,讓我開始出現頭暈的噁心感受。正當我打算坐下來休息時,朋友們卻向“太空山”(昏暗室內的過山車)挑戰去了。

又是另一次的暈頭轉向...不舒服的症狀越來越強,我開始投降了。坐在椅子上一動也不動,但是腦裡頭還是不停地在晃。

在時間緊迫下,大家只好瞭望著那花海,與它合照后,匆匆上車離開。

失去心跳的感覺,大家都不喜歡。同樣的,失去“心”的友情,不會經營得很好。用真心來交朋友、用真心來幫助對方、用真心來解決彼此間的問題,才會使友誼變得更美麗。



這一次的活動能夠玩得這么開心,得感謝銘傳大學橋外組的楊媽、土司姐及檸檬姐的用心安排。沒有你們的用心,也不會有我與這一大群朋友們的“無心駭旅”...

文傑 寫於 銘傳宿舍 23:23

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

我去給團團圓圓看了一分鐘 One Minute of Taipei Panda

貓熊?熊貓?傻傻分不清楚...
在大陸中國大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地區叫熊貓,但是在台灣叫貓熊。
爲什麽呢?


話說,這個比恐龍還要老的黑白動物,應該稱之為“貓熊”,這是有原因的。話說早期時代中文字的書寫是從右寫到左,所以就寫成了“熊貓”...但是大家廣泛認識這個動物的時候已經開始提倡將字從左開始書寫,因此就有人念成了“熊貓”。

這兩隻叫做“團團”和“圓圓”的小傢伙,來頭可不小。有人說它是兩岸友好的象徵,有人說它是中共要與台灣“團圓”的陰謀。你怎么看這兩隻能夠推動台灣旅遊業前進一大步的動物?是像政治人物那樣放大監視?還是像我一樣,單純地欣賞、喜愛這兩隻非常可愛又想拍彩色照片的貓熊呢?

無論藍綠兩黨怎么吵,可愛的貓熊終究還是讓很多人專程跑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去,隔著透明玻璃、排著隊、輪流經過團團圓圓的貓熊館。由於動物園當局害怕人潮過多,脾氣火爆的人會當場發飈破壞“團圓”氣氛,有工作人員會一直催促大家“往前走哦~拍了照的請往前走”...所以,真正走在玻璃前觀賞貓熊的過程,只有短短不到1分鐘。

人群從台灣各個角落大老遠來到動物園,匆匆忙忙地“經過”貓熊館;“團團”悠哉地啃著竹子,“圓圓”睡著慵懶的午覺...與其說是去看難得一見的貓熊,不如說是去讓貓熊看一看我們奇怪的人類。


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

尋回寬柔的記憶 Rewind

寬柔中學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里程碑里重要的一角,更是所有新山華人的文化遺產。長久以來,家長們心裡總是有著這樣一個想法:要是能夠把孩子給送進這所學 校,孩子的未來就不必愁了。正因為它是一所獨立中學,秉持的是華人的教育理念,因此深受華人社會的支持。每年接近8月的校慶時,各界所給予的捐款更是不會吝嗇。

寬柔中學。一個許多朋友都好懷念的“老地方”...

你知道嗎?我也非常榮幸地有著“寬柔”這段回憶。每天起個大早到學校,一路走上這個背山面海、風景甚美的學校。畹香楼、鏡鴻樓前大樹下的石椅,是我一早到學校后總會留戀的地方。記得坐在大樹下看著天空慢慢升起,把眼前的一切照亮。



同學們經常都會放下書包後,陪我一起坐到大樹下聊天...可惜這一切都隨著05年畢業後,悄然結束。

這次農曆新年,我從台北回到了新山的老家。找了個時間,再和朋友們一起回到寬柔中學,尋找當初的回憶。

瑋欣、潔斌、素惠、佩瑛、麒中、維杰、建源、欽翔還有梓慶,大家一起聊著近年來的展獲,也不忘搬出以前的許多趣事及“經典對白”來調侃彼此。同時也探望了不少老師,就包括了在Facebook擁有粉絲團的楊俊斌老師、陳鴻珠師、江彩雲師、有點三八但又可愛的謝秀蓮師、極度有愛心的樊媽媽樊秀美師及最近剛搬新家的楊寶玲師。

慶幸大家近來都很好。再過個半年一年的,大家就快要畢業投入職場了。非常倒霉地碰上了金融海嘯,大大增加了大家的心理壓力。無論如何,路,始終要走的。祝福各位...

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

《小娘惹》 The Little Nyonya

30年代的馬來西亞,有著一不怎么會說華語的土生華人,卻保了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...他們是峇峇和娘惹(Baba and Nyonya)
新加坡新傳媒集團爲了慶祝45周年臺慶,拍攝了一部講述娘惹文化的戲劇——《小娘惹》(The Little Nyonya)。


故事從30年代展開,橫跨70年直到現代。新傳媒藝人歐萱一人分飾兩角【菊香】和【月娘】。菊香出生在富貴豪門黃家,可惜因為是姨太太的女兒,飽受欺凌,又因為她天生聾啞,使她的命運更加坎坷。面對被逼婚嫁給有錢又有勢的峇峇查里張,菊香不愿被命運屈服,憤而逃婚到新加坡與日籍攝影師結婚...
【Trailer:《小娘惹——不信天命》】


可惜戰火來襲,日籍丈夫被迫離開,菊香獨自誕下月娘并把她扶養長大...在逃離戰火的輪船上,菊香和小月娘卻碰上黃家大太太,大太太認為她們母女倆是禍根,竟狠心將母女倆扔下大海中...

以上這些是我自己概述的故事大綱,但是這只是這個精彩故事的三分之一...

如果你喜歡高潮迭起、爾虞我詐...那種看了會想破口大罵、會為劇中主角擔心受怕、會想知道故事怎么發展的劇集...除了港劇之外,我努力為你推薦《小娘惹》...
【Trailer:《小娘惹——逆境求存1》】


歐萱因為這部劇,又朝新傳媒阿姐級地位邁進一步...
新加坡、新山觀眾緊追收看,收視率突破15年來新高...
更有不少人受到影響,專程北上到馬六甲的娘惹博物館參觀,同時也到娘惹餐館品嘗娘惹餐...
【Trailer:《小娘惹——逆境求存2》】


身邊的朋友老是喜歡諷刺我說:你怎么那么支持新加坡/新傳媒?

或許很多人不知道,我曾經非常討厭新傳媒。也的確,那時候的新傳媒製作(MediaCorp Studio)的水準確實在滑落,特別是綜藝類的節目,不是了無新意,就是統統抄襲。
【Trailer:《小娘惹——堅強不屈》】


《小娘惹》不僅帶領新劇進入新的里程碑,也讓新傳媒製作重振雄風。但當我在觀賞這《小娘惹》的劇集時,心裡頭總是有些遺憾...感慨...怎么說呢...
【Trailer:《小娘惹——以德報怨》】


這部講述馬來西亞峇峇娘惹的歷史、帶出娘惹文化、娘惹食物、娘惹精神的戲劇、地點大多都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及檳城取景...爲什麽我國的文化,得靠鄰國來記錄呢?這種促進種族互相了解的方法,難道比馬來西亞之前擬議的“中文電視劇以馬來語配音政策”來得遜?
終極Trailer:《小娘惹》